一體化智能井蓋解決方案供應商 為城市安全賦能
水管裂了,通信線路出故障了……接到通知后,維修人員立即騎上輕便的電動三輪車進入寬敞、明亮的地下管廊進行維修,短時間內便可修復正常。這樣高大上的畫面,將很快在瓷都景德鎮成為現實。
近日,記者走進全國試點、全省示范項目——景德鎮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基地,驚喜地發現,30.9公里管廊土建工程已經全部完工,昌南拓展區兩條管廊已正式投入運營,高鐵商務區和景東片區11條管廊完成部分管線入廊,正在實施基坑回填和設備安裝工作。
家住景德鎮市東郊的李青已經在該市生活了40多年。在他的記憶里,家門口的道路每年多次被“開膛剖肚”,為的是維修民用設施。每次看著被挖得坑坑洼洼的道路,李青心里十分不痛快,他覺得這樣既給出行添堵,又影響城市形象。
如何既能提高城市品質,又能服務好民生?面對這道難題,在幾經學習和考察后,景德鎮最終找到將電力、通信、燃氣等各種管線聚集于內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這道良方。2014年,景德鎮市專門成立地下管網建設管理辦公室,正式拉開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建設序幕。
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工程,是民心所向。然而,管廊建設一次性投入巨大,據估算,一公里成本高達數千萬元。巨額資金從哪里來?該市抓住國家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機遇,于2016年4月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,獲得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9億元。與此同時,項目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,破解了資金難題。2016年,4.1公里昌南拓展區地下綜合管廊建成。2017年,高鐵商務區和景東片區26.8公里地下綜合管廊又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土建完工的“景德鎮速度”,項目進度在同批試點城市中名列前茅。
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是“良心工程”,必須保證高質量建設。建設中,該市積極探索和應用新材料、新技術,充分發揮管廊試點效應。在站前二路東延伸段等管廊建設中,采用國內領先的疊合式預制拼裝技術,不僅縮短了施工周期,而且成本和質量都得到有效保證;為響應國家“以塑代木,以塑代鋼”的產業政策導向,使用節能環保的易安特模板,加快了工程進度,提升了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光感度;在管廊防水方面,采用新型材料——速凝橡膠瀝青防水涂料;在施工過程中,采用BIM技術,實現了各種建筑信息在各專業平臺間的共享和傳遞;利用無人機巡檢、遠程監管指揮系統,保障施工安全。當記者進入管廊,瞬間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:在標準三艙結構內,左艙燃氣艙為燃氣、供熱管道使用;中艙綜合艙內設給水、電力、通信、廣播電視管線;右艙污水艙負責污水排放、雨水收集和城市防洪。整座管廊內寬敞、明亮、一塵不染。
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更是“建在當代,利于后人”的百年工程。在經濟效益上,據管廊承建方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丁玉勤估算,僅高壓電纜入廊一項就能騰出土地2513畝,創造直接經濟效益75億元以上,將極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開發價值。在功能需要上,工程在雨水倉建設中采用陶瓷元素減阻力排水設計,并同污水共倉,為綜合管廊雨污水入廊、高效使用管廊、減少工程造價,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。在城市特色上,該市從多規合一的視角出發,著重在系統層面構建一體化、集約化、多功能及可持續的城市地上、地下空間綜合利用體系,著重保護生態。在推廣創新上,該市還將管廊監控和報警中心與智慧城市建設有機融合,中心不僅負責所在片區及周邊管廊系統狀態監控、運營、維護,還將承擔全市地下綜合管廊的綜合運營管理任務。
據悉,景德鎮地下綜合管廊今年將全面投入使用。
來源:江西日報 詹勁峰 邱西穎 王景萍
掃一掃咨詢微信客服